我想知道,上帝、觀音、媽祖、恩主公、九天玄女等等眾神諸佛,會在颱風天休假嗎?
會這樣問,是因為昨天發媽跟我說,有空時去廟裡走一趟,幫發爸身體祈福。
『記得要去找有玉皇大帝的廟,要有金身(台語)』摩羯座萬事認真的發媽,這樣跟我交代。
發媽用台語講金身,我聽成金紙,雞同鴨講半天才發現,發媽指定的是天公廟,也就是玉皇大帝主題的廟,要有玉皇大帝莊嚴晶亮的神座的廟。我網路搜尋了一下,原來台北松山區有間奉天宮,玉皇大帝的金身在那裡。
但剛好,今天是颱風天,阿發的肉身要去找玉皇大帝的金身,看著外面的風雨,我覺得我應該先在家用念力跟神佛連線。我是這麼相信的,每個人的念頭都是wifi,起心動念讓我們跟很多無形的磁場或能量連結在一起,心念夠純,wifi就能無死角,我們的每個念頭都像漣漪,以你肉眼看不見的方式影響著你的彼時彼刻,此時此刻,與來時來刻。
既然提到眾神佛,也要利用颱風天感謝上週以來,在我宣布能透過數位支付工具請阿發喝咖啡後,許多讀者用行動展現了你們對我的愛護。大家的愛,我都收到了,謝謝你們的表態,我一直相信這個世界需要多一點表態和交流。我會帶著你們給我的信任,繼續做好的創作與教學。如果未來我有一座廟,歡迎你們來廟裡的柱子上寫下XXX到此一遊,或胡亂塗鴉也沒關係
以下以隨機順序,讚嘆大德們
豬兒、teagreen、黃玉慧、Kay、小欣欣、珍妮花、洪鮮菇、Kate、LindaWAng、劉亭均
今天的電子報,短短的。如果你有時間,可以翻翻你的收件匣或垃圾信件箱,看看我這週寫給你的那些電子報裡,你漏掉了哪些好東西,也歡迎你趁颱風天回信告訴我你的閱讀心得。
如果我的文字對你有幫助,你隨時可以透過以下贊助連結請我喝咖啡👇
你的工作需要你擅長溝通表達,但你是句點王或經常不知道如何傳遞重點? 你希望有一位懂心理學,懂英文,也懂商業溝通表達眉角的教練,針對你的狀況提供具體改善建議,讓你成為一位專業力與感染力兼具的『任務型講者』嗎? 只要你的工作需要你精通「說服」和「說明」,這些都是『任務型溝通』。 以下可能符合你目前的情況↓ ✅ 內容流水帳,少了讓人共鳴的元素,想知道如何從自己的經驗和專業,挖掘出讓人有記憶點,主動想靠近你的內容 ✅ 不習慣表達自己的觀點,想知道如何開發感受力,找到個人獨特觀點,擁有自在表達的邏輯跟自信 ✅ 工作需要說服、協調或推廣產品服務,想知道如何讓人有感,讓人站在你這邊 ✅ 任何讓你無法事先準備的場景都會讓你緊張,想知道如何從一片空白變成侃侃而談 ✅ 專業內容很生硬,想知道如何化繁為簡或說故事技巧 ✅ 上過坊間不少溝通表達課,很需要有人給你精準回饋陪你刻意練習,縮短個人摸索破壁的時間 若以上你有一點以上符合,高階商務感染力表達實戰陪訓課可以幫助你在 12週內,用我印證有效的 6 階段注意力引導架構,幫助你清晰、自然、自信地傳達價值內容,成為高效講者,歡迎點擊以下連結與我預約諮詢,了解教練課如何可以幫助你達成目標。 |
如果你在收看我的內容後,腦子裡的燈泡💡突然亮起來,心裡想著『啊,針對XX主題,或我剛好生活/工作中碰到XX問題/煩惱/挑戰,不知道阿發會怎麼看這件事?』歡迎在提問箱裡輸入你的問題☕ 你會如何收到回覆,請詳閱表單說明👉https://forms.gle/6mPbie7UK8yKfJRf9
歡迎訂閱阿發之聲電子報,我會和你分享創作者的生活洞察,40+中年人的職場秘辛,專欄文章,最新音頻資訊,以及我不隨便跟一般人分享的職場寫作心法。 另外,我為想鍛鍊寫作肌耐力的小夥伴們開了私密社團,歡迎你一起加入練功。
「阿發,你覺得人愈來愈不想表達自己的觀點,是不是因為年紀的關係?」 上教練課時,學生問到我這個問題。那堂課的主題是如何說出自己的觀點與主張。 學生說,當他看著公司裡較年輕、很愛表達主張的同事,他就想到自己年輕時也是這樣的,對公司經營或管理有很多理想性的想法。 隨著年紀增長,經驗增加,他明白世間事都不是眼皮底下看過去的那麼簡單。 他開始明白,年輕時的觀點,或許只是自以為是、片面的理解,於是他不再輕率地發表想法。 我認為,失去表達欲,與其說是年紀造成,不如說是「認知」與「環境文化」造成的。 認知,決定你的起手式 如果你認為觀點或想法是「固定」的,有黑白對錯,沒有討論空間,不能改變的,那麼你在表達想法時,就很容易彆扭。 你可能不確定自己說的對不對,也怕別人指著你的鼻子批評這啥蠢想法,因為怕東怕西,無法全面討好,所以,你覺得閉嘴比較容易。 環境,形塑你的表達意識 另外,組織心理學家Amy Edmonsons也提過心理安全感(psychological safety)這個概念。...
今天是商務溝通表達教學文,大家記得讀到最後!🌝 「之後我去國外參展前,我要請老闆幫我的名片升級。」 一位學生最近從國外參展回來,上英文課時,她主動跟我說,她想要用英文聊聊這次的出差檢討! 職銜大,好談生意? 第一個檢討,就提到職銜、title要升級。 她的名片上目前是「資深專員」(senior specialist),她說在展場上遞名片,找潛在客戶時,可以感受到大家瞄到名片後的冷漠。 學生說,下次參展前,要請老闆幫忙印假名片,上面至少要有『採購經理』字樣,有manager有尊嚴。 職銜高,容易被當一回事。但萬一我們手上的名片頭銜,就是沒那麼厲害時,怎麼辦? 學生雖然說是名片title的問題,但我懷疑是她做陌生開發時,開口那串話不夠有吸引力。 阿發:妳遞名片時,說了什麼? 學生:喔,我說 "Hi, I'm from XXXX. Would you like to do business in Asia? " 阿發:這聽起來很像你去東區逛街,路邊被人攔下,對方說,小姐,我們是亮晶晶美顏公司,你有興趣試試我們的超無敵換膚面膜嗎? 學生:真的有這種面膜嗎?...
大概是宇宙共時性,最近不約而同,學生或朋友都跟我聊到「中年危機」帶來的迷惘不安,我隨便抓幾個給大家看: 我已經40歲了,才發現我其實沒那麼喜歡自己的工作,想改變覺得已經太晚了 40歲後,想持續跨領域挑戰更高的職位,想到比自己更年輕、學歷更高的競爭者,就開始自我懷疑 下半場人生,該如何找到自己不同的定位、興趣、志業? 做過蓋洛普優勢、MBTI測驗,了解過人類圖、星座,也給人算過命,但總覺得好像少了一塊拼圖,很難聚焦 40歲後,感覺除了身材變廣,工作、人際關係,思考好像都變得更狹窄 迷惘,是人生的慢性發炎 慢性發炎不會讓你立刻有生命危險,只會讓你失眠、變胖、皮膚不好、容易生病、經常過敏,面對這些不舒服,忙碌的我們選擇忍耐,因為我們下意識認為,自己沒有「本錢」(財務焦慮)去面對這些更核心的問題,工作很重要,錢很重要,自己的不快樂、不舒服,夜深人靜時想想,跟朋友聚餐時八卦聊一聊,但轉過身後就擱著... 直到關鍵的那一天來臨,逼你直視。 就像我這位學生,脊椎開刀後,家人要她好好休養,公司給她一個月的病假,但她卻急著想回回去上班,說不想給同事造成困擾。...